Skip to content
paysage

備思集

郭維雄 著作

幸福指數與武漢肺炎

此為用以顯示局部地域的靜態圖。以下有全世界可放大縮小、查看各國資料的世界地圖。

As revealed by earlier studies of earthquakes, floods, storms, tsunamis, and even economic crises, a high trust society quite naturally looks for and finds co-operative ways to work together to repair the damage and rebuild better lives.

一如先前對地震、水災、暴風、海嘯、甚至經濟危機的一些研究所揭示,一個高度有信心的社會相當自然地尋找且尋得合作的方式,協力修補損害並重建更美好的生活。

FAQ of the World Happiness Report (about the question “Does the Report offer any information about COVID-19 and its impact on happiness?”)

本年度的《全球幸福報告》(World Happiness Report)已於三月二十日公佈。 儘管武漢肺炎之陰影籠罩全球,這份由聯合國之永續發展方案網絡(SDSN)所出版的調查結果依舊登上眾多重要媒體的版面。國內已有中央社綜合外電的摘要報導,其中之資訊無必要在此重複。此處提供給讀者參考的是敝人摘引今年與歷年的報告數據而製成的三張圖表以及簡短的解說與析論。

在呈現圖表之前,先來釐清一個簡單的基本用語問題:「happiness」的漢譯。這個英文字最基本的意義有兩個。早在2013年版,該報告的撰寫者即曾指出,大多數受訪者能夠清楚分辨這個同字異義1

Were you happy yesterday? (你昨天快樂嗎?)
Are you happy with your life as a whole? (整體而言,你是否滿意你的生活?)

有些人將這份報告的標題譯為「世界快樂報告」(例如《 維基百科 》的相關頁面);有些人則以「幸福」譯寫其中的「happiness」 。後者顯然較妥當。基本上,「快樂」指一種情緒;「幸福」則是對於生活品質的感受與評估。就「保鮮期」而言,快樂顯然遠遠不如幸福:我們會說「生日快樂」,而不會說「生日幸福」——連賣「快樂丸」的毒販也知道,極少人會蠢到相信世上會有「幸福丸」。

此調查報告的問卷並非只有這麼一句「你快樂嗎」。假如是那麼簡單,就不必動員一票學者來主持研究、撰寫報告。既然受訪者所答的問題包括「對基礎建設是否滿意 」,「幸福」 當然比「快樂」較適合我們此處所談的調查報告 2

倘若要描述世人「快樂」的程度,我們或宜考慮選用一種類似股市即時交易價量圖、能夠呈現(極)短期變化的動態式統計圖。幸好是「幸福」,一張靜態地圖即可呈現某個時期之內的各國樣態。以下這張地圖所呈現的是2020年報告中的各國分數與排名(其調查統計的時間涵蓋過去的三年)。

在東亞,台灣排名第一。在2018、2019年版,皆已如此。在更早的調查報告中,名列東亞之首的是新加坡:

如上圖所示,在2013年版,台日韓在伯仲之間,世界排名都在四十出頭的位置。七年之後的今天,台灣提升到第二十五名;日韓卻跌至六十出頭。香港則從六十出頭跌到第七十八。如部分觀察者很早就看到的,去年的「逃犯條例修訂草案」是引發抗爭的導火線,它點燃的那個火藥庫是香港多年來諸多持續惡化的結構性問題。問題當然與中國有關,而中國本身的變化更大:從九十三進步到七十九(2017年版),其後急轉直下,如今已跌到第九十四名——我們可不能說這是「歷來最糟糕的名次」,而應該說「中國好棒棒」、「厲害了,這個國」,免得有人不開心。

人人皆知,排名的進退是比較的結果。即使分數減少,名次有時反而會進步:只因為早先排名在前者的分數退得更多。但這並非台灣名次進步的原因。事實上,台灣的總分年年增加。不過,僅憑其上升速度,台灣實在不易超越新加坡。兩國在東亞的排名之所以會在短短幾年之間易位,主要是因為新加坡從接近6.8的最高點接連跌三、四年,落至6.4以下。(見下圖)。

屢屢鬩牆齟齬的日韓則像一對難兄難弟,排名與分數均以大致相近的速度下降,五年前已跌至六分以下。為了清楚呈現這四國的變化,我將上圖的數值軸訂在5.5至7之間,所以省略分數更低的中、港。

意向調查畢竟不是政府收支、電力生產消費之類的「硬數據」 ,研究者在看待其統計結果、分析其影響因素時,自宜多幾分保守謹慎。《全球幸福報告》 自問世以來即不乏批評質疑(按:世上被批評的研究報告不計其數;若是無人理會的研究,當然就不會有人批評),不過,這種以同一方法在世界各地連續多年實施的調查畢竟值得參考,尤其是個別國家內部的歷時變化,以及這種變化趨勢之跨國比較3

在許多國際評比中,台灣長期位居於前段班。今年的《全球幸福報告》僅是再添一筆。近二十年來,常有人東抓一項事例、西抓某段見聞,將台灣描述得像是一個退化落後、前景黯淡的國度 4。倘若台灣真如他們所講的那樣差勁,地理上相當接近疫源、且與之互動頻繁的台灣早在二月時就被武漢肺炎打趴吧?!

兩個多月以來,台灣的防疫成效為世人有目共睹,不必我在此多言。不少人認為,十七年前的SARS經驗使台灣有較高的警覺心與防禦能力。此說固然有理,但經驗不足以解釋一切;否則,最早經歷SARS的中國就不至於會讓武漢肺炎釀成巨禍5。假如當今掌控台灣防疫國家機器的是bumbler、草包或狂人,染疫死亡人數在這個人口高度密集的國家至今恐怕早就飆到三位數。不過,領導者素質能力僅是要件之一:若人民政府之間互信不足、若社會各界缺乏合作互助的文化素養,整體防疫措施必然流於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各行其是、自亂陣腳。即使有這些條件,若無水準與能量俱足的醫療公衛人員,則整個抗戰態勢實如有將無兵。而若無相關產業與物資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舉國上下只能走純粹「佛系」的抗疫路線。目前看來,台灣該有的條件都有,而且懂得善用。

武漢肺炎是一場突如其來的實戰驗證,它嚴酷地測試著各國的國家實力社會整體素質。抗疫戰爭終了之後,大多數國家自會清點估算自家的抗疫績效與各方面的損失。官方的統計項目一般多是有形且可數的(countable), 鮮少直接觸及認知與心理層面。 瘟疫在這些層次造成的衝擊與影響必成為某些學者的研究主題;不過,除非是由世界級組織主導,這種研究所涵蓋的地理範圍通常有限,至多以幾個國家為比較研究的對象。在這方面,《全球幸福報告》 將會是個頗值得參考的統計:瘟疫的影響可能會於未來兩三年之內陸續反映在各地的幸福指數上。我們將會看到,飽受瘟疫衝擊國家的分數是否在2020年後驟降;抗疫有成與僥倖逃過一劫的國家是否有相反的變化…

另一個值得觀察分析的面向:各國在瘟疫前的幸福指數是否預示了其抗疫能力或/與事後的自我修復?是否有些國家的人民先前的認知高估或低估了其國家保護人民的能力?

突發事件的後續發展往往會循踏、補實既存條件早已鋪陳的若干虛線。不過,落幕之前,難以逆料的變化總是難免。目前至少可以預見,武漢肺炎勢必成為後續的 《全球幸福報告》 之作者與讀者的關注焦點。

Notes
  1. John Helliwell, Richard Layard and Jeffrey Sachs. eds. World Happiness Report 2013. New York: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olutions Network, 2013 p. 3.[]
  2. 同理,從媒體維基百科,西班牙文的作者在述及此報告時,幾乎皆使用felicidad,而非alegría。[]
  3. 若同一區域內的各國分數同時明顯減少,則退步可能主要源於同一個跨國存在的因素[]
  4. 這種言論有些是瞎子摸象式的引喻失譬,有些則是基於政治動機的扭曲唱衰。不論原因為何,效果一樣:助長一種妄自菲薄、自我打敗的心態。當然,任何社會都有大大小小的缺失與問題,所以如果落入另一個極端,一眛粉飾太平、甚且自我膨脹,一樣會嚐到自我打敗的惡果 。 []
  5. 因言賈禍的任志強是共產黨員,想必讀過馬克斯之《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The Eighteenth Brumaire of Louis Bonaparte)的這段名言:「黑格爾曾經在某處說過,一切重要的世界史事件和人物可說都出現兩次。他忘了說:第一次以悲劇的形式出現,第二次則如鬧劇」(Hegel remarks somewhere that all great world-historic facts and personages appear, so to speak, twice. He forgot to add: the first time as tragedy, the second time as farce.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備思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