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paysage

備思集

郭維雄 著作

「社交」距離或「人身」距離

在銀行等候臨櫃時,大多數人抬頭望號碼,低頭看手機;昔時從無手機可滑,彼此不相識的等候者也鮮少會「交際往來」。

※本文之精簡版〈與公衛界商榷「社交」距離〉已於2020年4月19日刊載於《自由時報》。

“Social distancing” was the wrong term to begin with. We should think of this time as “physical distancing” to emphasize that we can remain socially connected even while being apart.
Jamil Zaki

為加強防堵武漢肺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四月初頒佈「社交距離指引」。其後,清明連假時期的觀光區擁擠街道恰成鮮明的反面示範,引發關注與熱議。當時的新聞畫面顯示,許多遊客戴著口罩。可見,這些人所忽視的不是防疫,而是密集群聚的風險。

四月中旬,眾多商家與機構已增設標示,引導人們保持距離。但在個人行為的層次,仍有不少人顯然忽視明明可保持距離的情境。台灣迄今的防疫成績難免會降低部分人的警覺心。而且,普及配售的口罩帶來安全感,有些人會覺得「這樣就夠了」。此外,尚有一個值得注意的因素:晚近才導入公衛措施的「社交距離」一詞容易造成誤解。

今年之前,「社交距離」不是常用詞,且幾乎未曾出現在公衛宣傳。新名詞難免拉長人們的學習曲線,而新詞若易生誤解,則易減損政策效果。

「社交」無非指「人與人在社會中的交際往來」。1在公共空間如夜市、餐廳、車站,互不相識者通常不會無緣無故地「交際往來」,換言之,彼此沒有「社交」。問題來了:在這種情境中,對毫無「社交」關係的陌生人應否保持「社交距離」?依照四月初頒佈的「社交距離指引」,當然是。

純就語意而言,「沒社交,仍須保持社交距離」與「沒開車,仍須保持行車距離」如出一轍。儘管如此,多數人仍能理解這個新的防疫措施。這是因為他們耐心閱聽相關說明,腦筋轉了個彎,繞過語意的怪異。然而,總是有人連送上門的懶人包也沒讀。政府在宣導需要所有人儘速配合的政策時,簡短易懂的訊息總是不可或缺,而其用詞愈精準、明確、簡單,愈可避免衍生誤解與疑惑。

台灣星巴克的標示略過「社交」兩字,直接訴諸實境視覺,提示排隊者應保持距離長度。這種標語的模式類同交通警語「保持距離,以策安全」,以最簡單的用語,讓人們一看便懂。

早在上個世紀,「社交距離」已出現在學術著作,它源自於英文的「social distance」。在社會學、人類學等學科,此詞有數種意義,可指實體空間中的人身距離2,亦可指社會心理上的距離3等等。關於人際關係與空間中的人身距離,半世紀以來的英美學界總會引用人類學家[wiki title=”Edward_T._Hall”]Edward T. Hall[/wiki]的分類,而其中的「social distance」所指的是彼此認識但不算親近的人們之間通常會保持的距離。4以大眾讀者為對象的出版品在使用此詞時,所指的也幾乎都是這種人際關係與距離,而漢文作者與譯者通常將之譯為「社交距離」。5

最初翻譯「social distancing」的公衛學者可能受上述出版品影響,將之譯為「保持社交距離」。6香港政府在今年二月為因應武漢肺炎的擴散而推出的防疫宣傳亦沿用這個譯法。三月時,這個漢文名詞陸續出現於媒體報導(最初多出現於香港與東南亞華文媒體)與[wiki base=”Han” title=”保持社交距離”]維基百科[/wiki]。7顯然,台灣官方在四月初頒佈的「指引」沿用既存的譯詞。

既存的未必是好的。按照美國疾管局於2007年公佈的Ethical Guidelines in Pandemic Influenza(大規模流感時期之倫理指引),「social distancing」即「減少人際接觸的頻繁與親近」,其具體措施包括取消演唱會。可見,公衛領域的「social distancing」宜譯為「保持人際距離」。8

數週來,世界各地紛見禁足隔離、封城鎖國,在社會、經濟諸多方面造成重大衝擊。社會學家Jeremy Freese9、心理學家如Jamil Zaki10、公衛學者Maria Van Kerkhove11)認為,身體固然應保持距離,但社會關係不可疏離。他們因而主張捨棄有誤導之虞的social(社會的),改採physical distancing(保持人身距離)。社會心理學者Martin W Bauer更說,早就該改了。12

未待武漢肺炎停止肆虐,世界衛生組織已改用專家們建議的名詞:

擷取自WHO網頁,紅線標記為筆者所加。

加拿大13紐西蘭的政府也都採用了這個名詞;美國疾管局網站則尚言social distancing「亦稱」physical distancing

不論就語意與宣傳效益而言,「人際距離」與「人身距離」皆優於「社交距離」,而可用以譯寫世衛的新標準用語的「人身距離」尤佳。期待公衛專家於適當時機參酌。

Notes
  1. 在漢語中,「社交」是現代名詞。教育部國語辭典的解釋是「社會中,人與人的交際往來」,例句則為「他頗善於社交活動」。[]
  2. 例如:劉心華,〈俄國行為語言之研究及其在俄語教學上之應用:面部表情及手勢〉,《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69期,1994,頁316。[]
  3. 參閱:Justin L. Matthews and Teenie Matlock. “Understanding the Link Between Spatial Distance and Social Distance.” Social Psychology 42 (2011): 185-192.[]
  4. Edward T. Hall. The hidden dimension. New York, NY: Doubleday, 1966. 本文註2所引之劉心華著作中的「社交距離」正是譯自Hall的用語。[]
  5. 例如在2008年轉載於《大紀元》年的這篇〈人際交往的空間距離〉。[]
  6. 這個名詞似於十年前開始出現於台灣的公衛學術著作。謝顯堂教授團隊於2009年受疾管局委託而撰寫的報告《疫災之風險管理及應變規劃研究》中的問卷設計藍本為WHO Checklist for Influenza Pandemic Preparedness Planning(2005),自然也包含了WHO建議的social distancing:「預先就取消公眾活動、關閉公共場所、關閉學校、國內旅行限制、 區域封鎖、庇護等『擴大社交距離措施』」(頁22)。這些措施所涵蓋的範圍遠遠超過一般所理解的「社交」。[]
  7. 漢文版維基百科在三月中旬始建立這個條目。[]
  8. 日本官方所使用的「社会的距離」並不適合挪用到漢文:那會更讓人一頭霧水。[]
  9. Saba Aziz. ‘Why ‘physical distancing’ is better than ‘social distancing”. Al Jazeera, 31 Mar 2020.[]
  10. Melissa de Witte, ‘Instead of social distancing, practice “distant socializing” instead, urges Stanford psychologist‘.[]
  11. WHO audio emergencies coronavirus press conference, 20 mars 2020, p. 6.[]
  12. 同註9。[]
  13. 加拿大的網頁內文已改用「physical」,但網址字串中仍保留著原來的「social」。[]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備思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