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初於2021年8月20日發表於自由時報。此為原稿加附統計圖之增訂版。
真可怕!江啟臣於8月9日在其臉書上寫道,「全國110上半年1~6月死亡人數較去109年增加5094人,增幅達5.8%,但109年死亡人數僅較108年增加457人、增幅0.5%,今年增幅是去年的11.6倍」,藉以暗指國內染疫死亡人數有黑數。江氏之推論乍看很嚇人,實則笑死人。
僅就內政部每月公佈的死亡統計而言,歷來的上半年總數常有不小的變化。例如,2011年上半年比2010年同期增加了8065人,增幅達11.8%;2010年上半年的紀錄則較2009年同期減少了96人。顯然,當年的變化遠勝今年。類似的震盪起伏亦出現在2013年至2018年:依序為減1008、增6168、減1674、增7814、減4286、增3245。江啟臣僅看了近三年紀錄,就大做文章,真是少見多怪。
江啟臣還拿去年與今年五、六月的紀錄來比較,殊不知,自2010年以來,這種前後兩年的同月變化擺盪於正負30%之間,高低極端值約為正四千與負四千八百,且有三分之一的月份出現四位數。其實,這些數字是戶籍登記數。按戶籍法四十八條,死亡登記在「事件發生或確定後三十日內為之」。是以,每月均有部分死亡至次月(或更遲)才被納入統計,而且其比例多寡毫無規則可循。在人口學者眼中,江氏所做的比較就只是算術練習而已。
除了戶籍統計,內政部亦定期公佈「按發生日期統計」的人口數據(兩種年死亡人數的差距曾逼近千人)。不必受過人口學訓練,憑常識便知,這種「校正回歸」後的數字方能反映實況。
據此項統計,近十年來,年死亡人數大致從十五萬三千上升到十七萬以上,年增數擺盪於九千至四百之間,且有兩年不增反減:2017年減少801人,去年更大減2384人。從人口年齡結構與近年紀錄來看,即使肺炎未在社區傳染流行,今年的死亡總數仍可能因比較基期紀錄偏低而出現不小的增幅。
看懂基本統計、掌握人口概況,這是現代從政者的基本功,且無需高深學問。在這方面顯然不及格的江啟臣博士已三度當選國會議員,且是中國國民黨現任黨主席。真是好可怕!
附記:
值逢中國國民黨選舉,必須釐清:該黨今之境況實在不能歸咎於去年三月才上任的江主席。江河日下,彌歷年稔,如何回天?